您当前所在位置:要闻动态 县区科协
淮安区第二届中小学生计算思维与编程能力大赛举行
时间:2025-10-15  字号:[ ]


探索我区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实施路径,培育全体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提升运用计算思维和算法设计创新解决问题关键能力。日前,由淮安区科学技术协会、淮安区教育体育局主办的2025年淮安区第二届中小学生计算思维与编程能力大赛在周恩来红军中学北校区举行。区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咸勇、区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志亮,以及区教体局教研室相关负责人莅临现场进行指导。

大赛注重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同发展,设置图形化网络编程赛、Python网络编程赛、AI机器人“游淮马”、“创客西游”智能设计挑战赛等赛项。赛事历时近两个月,分初赛和决赛来自27所学校的9000名中小学生参加了初赛选拔最终,386学生入围决赛。

图形化网络编程赛、Python网络编程赛基于太空探索主题情境进行闯关的模式,参赛学生每一关首先进行问题分析、算法设计,然后运用图形化编程语言或Python编程语言编写程序,最后进行调试迭代,以实现控制太空中虚拟飞船完成指定任务,难度逐关提升。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对具体编程语言知识的掌握,更是深度培育了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分解、抽象、建模能力。

AI机器人“游淮马”赛项要求参赛选手通过编程控制机器人,使其自动沿着代表淮安马拉松路线的引导线前进。该赛项旨在以科技为纽带,串联淮安大剧院、周恩来纪念馆、中国漕运博物馆等文化地标,引导青少年在编程与机器人挑战中感悟家乡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创新精神。 该赛项不仅是对学生计算思维的考验,更是对淮安文化根基的守护与创新表达。

“创客西游”智能设计挑战赛要求参赛选手现场根据主题任务内容,使用自带的开源硬件控制器、传感器等进行制作和编程完成符合主题的创客作品。该赛项以《西游记》为灵感源泉,以开源硬件为创作工具,架起了一座连接神话与科技、过去与未来的桥梁。青少年既是“取经人”,用智慧攻克技术难关;也是“造梦者”,用创新赋予经典新的生命。

人工智能正以势不可挡之势赋能和重塑千行百业,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对学生培育提出新的时代要求。近年来,我区着眼学生的未来发展,通过科技课程、科技竞赛、科技社团等多元路径,着力培育全体学生在数智时代必备的适应力、胜任力和创新力。今后,我区将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发挥其独特的育人价值,为学生成长为创新型人保驾护航